旅游探索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交通指南

文章内容

中央刚刚宣布大消息_中央刚刚宣布大消息1040

zmhk 2024-06-01
中央刚刚宣布大消息_中央刚刚宣布大消息1040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中央刚刚宣布大消息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
中央刚刚宣布大消息_中央刚刚宣布大消息1040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中央刚刚宣布大消息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推动中美关系缓和,轰动世界的外交佳话是什么?

2.当年的华为太子,叛逃后被任正非怒砸4亿“围剿”,如今怎样了?

3.重磅!上海传来大消息——无人车,正式上线

4.“引力波大新闻”中国贡献有多大?

5.比特币网创始人开始抛售所有比特币,比特币是不是要崩了?

中央刚刚宣布大消息_中央刚刚宣布大消息1040

推动中美关系缓和,轰动世界的外交佳话是什么?

       指1971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事件。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毛泽东策划乒乓外交始末

       前言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要求原本被拒绝,为何突然有了转机? 

       《改变世界的日子》一书通过孔东梅和毛泽东表侄孙女、中国第一位女性副外长王海容的回忆,描述了伟人的心灵世界、卓绝风采和30年前幕后的改变世界的中国外交故事。

       要求访华

        《改变世界的日子》

       1971年3月21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抵达日本名古屋,准备参加于28日开始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在日本,美国队提出访华要求。消息传回北京,外交部和国家体委联合起草“关于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上交总理,认为目前邀请美国队的机会尚不成熟。4月4日,总理在报告上面批注“拟同意”后呈报外公。

       4月6日,外公圈阅报告,退外交部办理。美国乒乓球队无缘来华似成定局。因为4月7日世乒赛就闭幕了,各国代表团将陆续回国。

       发生转机

       然而,已成定局的事情,转瞬间却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事情的起因,源于4月4日中美两国乒乓球手的一次偶遇:美国队员科恩在体育馆训练了太久,就快到比赛的时间了,她看到了外面还有一辆车,就上了车,但一上车却发现登上了中国队的车。当时中国队员庄则栋主动上前致意并赠送礼品……我从外公的护士长吴旭君阿姨那里得知,当她为外公念《参考消息》有关此事的报导时,老人眼睛一亮,不但让她把这则花絮再念一遍,还说了一句:

       “这个庄则栋,不但球打得好,还会办外交。此人有点政治头脑。”

       海容也知道外公这句话。虽然,庄则栋后来一直在干他的老本行体育,并未涉足外交,但是,这位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对于中美接触所做的贡献,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

       几则外电

       连续几天的几则外电,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美乒乓球队员接触后给外界带来的巨大震动,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外公会突然转而做出邀请美国队访华的决定:

       第一则:

       共同社消息《以庄则栋为中心,形成了“友好之环”》

       科恩向结束了比赛的庄则栋打招呼,把他带到记者接见室,握着他的手说:“真多谢你了!”作为回礼,他拿出一件睡衣,旁边陪的一个中国代表团官员,拉了拉庄的袖子,但是,庄则栋却没有理会,微笑地接受了他的礼物说:“美中虽然没有外交关系,但我很愿意加深个人之间的友好。”

       和庄则栋分手以后,科恩说:“中国人是好人,我也想到中国去看看,但是人家没有邀请,大概去不了吧!”

       第二则:

       共同社报道《“一起乘车吧”――世乒赛上的“美中友好”》

       上午10点左右,在体育馆附近体育会馆前结束了练习的中国选手正要上车,这时候,穿着印有“USA”字样运动服的科恩,正急急忙忙经过汽车旁边步行到体育馆去。中国选手看见了他,就打着手势对他说:“要是去体育馆就坐车去吧!”

       对于这种出乎意料的邀请,科恩开始有些诧异,但后来却被面带微笑招手示意的中国选手吸引过去,上了汽车,向距那里数百米左右的比赛地点爱知县体育馆驰去。

       到了体育馆之后,穿着流行服装的科恩和穿着鲜红色运动服的中国选手在大门前面一起拍照留念。因门票卖光而进不去体育馆的观众,见到这种情景,都热烈地欢呼、鼓掌。

       外公改变决策

       为了探究外公在是否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问题上的转变过程,2005年年底外公诞辰112周年之际,我专门请教了他的护士长吴旭君。她同我谈起那天的情况:

       4月6日晚上,外公提前吃了安眠药,打算睡觉。11时多,吴旭君陪同他吃晚饭。饭后,发现老人已经困倦,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突然,他又说起话来。吴旭君听了一会儿才听出,大意是:

       “打电话――王海容――美国队――访华!”

       吃安眠药后讲的话不算数。这是外公的嘱咐,也是中央定的一条规矩。如此重大的事情,外公当天又刚刚圈阅不邀请美国队访华的报告,吴旭君是知道的。她不敢做主。

       “怎么办?我又不能说:主席,你给我写个字据,免得你不承认。当时也没录音机,有录音机谁敢录音呀!请与不请,一字之差,办对了是应该的,办错了……”吴旭君说。

       看她没动静,外公生气了:

       “小吴,你怎么还不去办?”

       吴旭君故意说自己刚才在吃饭,没听清。外公信以为真,又一字一句、断断续续地说了一遍。这回听清楚了,真是要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吴旭君还是不放心,问外公吃安眠药后说的话算不算数。外公急了,一挥手,说:

       “算!赶快办,来不及了!”

       接到吴旭君电话,海容第一个反应:报告总理!《周恩来年谱》载明:

       “1971年4月10日,本日,根据毛泽东作出的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决定,嘱告外交部以电话通知在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负责人,对外宣布正式邀请美国队访华。”

       总理巧布坐席

       1971年4月10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会见加拿大、英格兰、哥伦比亚、尼日利亚及美国共5个国家的乒乓球代表团成员。总理为安排坐席煞费苦心,海容对此记忆犹新。

       美国代表团无疑是这5个国家代表团中最受世人关注的。而如何把握代表团之间,国与国之间一律平等的原则,不使每个代表团有失落和充当陪衬之感,则需要高超的外交艺术。总理提出一种全新的坐席安排方案,即在每个代表团中间设置主座,总理谈完一处,再去下一处继续谈。这样一来,等于既集体会见了5个代表团,又逐一会见了每个代表团,而且还与每个代表团逐一合影,客人皆大欢喜。

       用现在的话说,这是非常人性化的设计。总理这样设身处地地为客人考虑,平等待人,不辞辛苦地抓住每一个交流沟通的机会,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启示。

       小球大球

       总理向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谈话时指出:

       “我请你们回去把中国人民的问候转告给美国人民。中美两国人民过去往来是很频繁的,以后中断了一个很长的时间。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我相信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人民大多数的赞成和支持。”

       与周总理1971年4月14日会见美国乒乓球队同时,尼克松总统也发表了有助于改善中美关系的5项具体措施。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访华的美国乒乓球队充当了两国之间的民间外交特使。小小银球弹开了中美彼此紧闭20多年的国门,震动了地球。国际舆论将此称为“乒乓外交”。

       编辑本段

       乒乓外交

       14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美国乒乓球队时说:“你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新篇章。我相信,我们友谊的这一新开端必将受到我们两国多数人民的支持。”1972年4月11日,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

        毛泽东在打乒乓球中

       ,被媒体称为“乒乓外交”。从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终于走向了正常化的道路。

       1971年4月10日至17日,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邀请访问我国,打开了隔绝22年的中美交往的大门,被国际舆论誉为“乒乓外交”。

       在第三十一届乒乓球赛举行期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曾向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表示,在比赛结束之后,希望到中国访问。4月6日,比赛已接近尾声,毛泽东主席断然改变原意,作出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我国。

       4月10日, 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团长和运动员科恩、雷塞克等人抵达北京。周恩来总理对访问作了具体安排,指出这次访问对于打开中美关系的局面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此举对中美关系的突破产生了影响,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

       周恩来接见建国后首次来访的美国体育代表团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成员游览长城

       4月14日, 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等国乒乓球代表团,并同美国代表团进行了长时间谈话。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举行了友谊比赛。美国朋友还游览了长城,参观了清华大学等地。同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就改善、松动两国关系采取一系列措施。

当年的华为太子,叛逃后被任正非怒砸4亿“围剿”,如今怎样了?

        加纳法律禁止外国人从事25英亩以下的小型金矿开采和运营,但有一个法律漏洞,就是允许租用外国设备和聘请外国技术工人。所以不少中国人就以技术指导的方式与加纳的地主进行合作。

       据她介绍,在加纳采金的中国人98%都是来自广西南宁上林县。他们之前就在黑龙江等地从事采金,本身就具备采金的技术。

       后来第一批南宁人到了加纳后,发现在那边和当地地主合作采金收益较大,于是就将自己家中的劳动力,凡是懂一点采金技术的亲戚都招了过去。“情况有点像‘一人致富,带动全家致富’。”莫妮卡说,这些人到了加纳后自己出资购买设备,自己出力进行采金,每个月向地主提供20%的分成。

       在当地的中国工人每个月的平均工资是5000元人民币,每个月还有2%的提成,如果矿场效益比较好的话,一个工人一年能有十几万元的收入。他们多数入境的途径是不合法的,与加纳人合作的方式也是“打擦边球”。 加纳矿业部长奥拜恩曾对媒体表示,中国采金者改变了加纳小规模金矿的生态,“他们使用重型机械和有毒物质,破坏严重”。

       加纳当地人认为外国采金者导致了当地环境恶化、占了农民的土地,已经与外国采金者形成了很深的矛盾。双方经常会发生冲突,而为了不受到攻击,外国采金者很多时候会鸣枪警示。

       2013年4月以来,广西在加纳采金人员发生杀害同胞、开枪打死当地人等事件,引发社会治安问题以及当地群众的极大不满。

       5月中旬,在加纳总统马哈马的主持下,加纳国土资源部、内政部等5部委部长组成清理非法采金专项工作组。随后,加纳警方、移民警察等安全部门就开始联合开展清理整顿行动。 加纳采金人的“非法”困境

       6月1日,25岁的赵利(化名)从加纳飞回了中国,未作任何停留立马回了福建老家。

       “我早就意识到形势不好,回来的第二天,国内媒体就开始报道在加纳的同胞的遭遇,不断被抢劫,躲在山林里不敢出来。”相比没有脱离危险的同胞,赵利感觉自己是幸运的。

       加纳副总统阿米萨-阿瑟昨天说,持续近一个月的加纳打击非法采金行动并非针对中国人。5月14日,加纳总统宣布成立打击非法采金的部级联合工作组,指挥、协调中央及地方各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执法对象包括所有在加从事非法采矿的加纳本国人和外国人以及违反加法律擅自将采矿许可、土地出卖或转让给外国人经营的当地人员。包括中国公民在内的多国涉嫌非法采金者被抓捕。

       “一夜暴富”传说

       吸引大批采金人

       赵利大学毕业后就在加纳工作,凭借语言优势,他在加纳多个矿区从事翻译工作,同时也帮助一些国内过去的投资人处理商业纠纷。

       近些年来,由于广西上林等地的投资者集中前往加纳,国内不少地区开始流传“一夜暴富”的传说:有人带去500万,3年变成一个亿。

       “正是这种传言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前往加纳。”赵利分析,受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加之欧美国家遭遇经济危机,不少投资者将目光转向被称为“黄金海岸”的西非地区。根据加纳当地法律规定,外国人不得经营25英亩以下的小矿区,同时不得从事一线淘金工作。赵利称投资者想要迅速投入生产,只能和当地持有正规采矿手续的人合作。

       在过去的两年间,赵利凭借做翻译积累的人脉资源,开始给国内的投资者介绍一些资源相对丰富的矿地,并从中获取中介费用。

       “一般一笔生意能拿15万人民币左右,我也介绍了一些人从事正规的开采合作。”赵利介绍,自己研究过加纳有关矿业开采的相关法律,对其中的合作模式较为清楚。投资者在加纳可以去办理正规的开矿手续,但时间很长,而且成本较高,没几千万是办不下来的。

       “工人一般采用到加纳落地获得旅游签证,时间为三个月,在这三个月期间,带他们过来的老板会去办理相应的工作签证,即便因为政府的官方因素,办不下来,大部分老板也会帮助工人办理延签手续以保证他们的合法居留。”时间的漫长和程序的繁琐,使得一些投资者不愿意浪费时间去办理这些手续。赵利说,在加纳,的确存在一些非法居留的工人,但他并不认为违法开采的是中国人。

       “矿地开采的手续是当地矿主办的,中国投资者在工地也只能是提供加纳稀缺的设备和技术支持,然后从中赚取分成。通常情况下,地主要拿走15%至20%的提成,剩下的由中国投资者和当地工人共同分配。

       赵利说,加纳打击非法采矿,并不是只针对中国人。即便是欧美国家投资的矿区,如果没有遵守当地的法律办理相关手续和进行矿地回填,也会遭到处罚。

       2012年10月,中国16岁的采金工人陈龙在当地军警清查采金活动中遭枪击身亡,这个事件让赵利感觉投资风险开始从资金风险转变到生命的安全。“他们说我跑得比兔子还快,我没有那么多设备和工人,走得也一身轻松。”赵利说。

       “如果能办手续谁不办?”

       张强(化名)是较早撤离加纳的投资人之一,而他在加纳待的时间还不到半年。进入6月以来,家住北京的张强又把自己的作息时间调成了“加纳模式”,早上八九点钟入睡,下午三四点钟起床,时时刻刻关注加纳的动态。

       2012年,在朋友的建议下,张强筹资300万人民币,到加纳“淘金”,仅一台挖掘机就价值140万元。

       “很多时候,你正在施工,军警的枪就顶在你脑袋上了。”回忆起在加纳的生活,张强依然胆战心惊,为了保护自己矿区的安全生产,他不得不为工人配备了枪支,以备不时之需。

       张强称,在工地上遭遇抢劫是经常的事情。有时候收工,他会叮嘱工人在工棚放一些零散的现金和100-200克左右的黄金,就是为了方便“抢劫是经常的事情

       除了抢劫,张强觉得一些中国投资者没有按照当地要求办理证件,也成为了被欺负的“把柄”。“他们知道一些中国人没有正规的工作签证,所以经常来查验证件。”遇到查验,张强说一般交些罚款就能混过去。

       “再比如说工作签证,按加纳要求的收费标准和办理时间,能办下来,就是时间成本耽误不起。如果他们的程序正规,我相信相当多的人还是愿意花这个钱去办的。”张强说。

       “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一是在这里的中国采金人太多,采完没有回填,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破坏;二是因为枪支管理不严,抢劫时有发生,中国人的矿区都有枪支,矿区发生抢劫时,有些人会和他们火拼,造成了人员伤亡;再有就是和他们的政局也有关系,其实在加纳民间还是欢迎我们中国人的,因为带动了他们的就业和生意。”面对这次风波,张强觉得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加纳开始清查采金者以来,张强说一些投资人出于对工人的负责,已经为他们购买了回国的机票,但大部分投资人还得盯着自己的工地和设备,防止被抢劫和烧毁。

       加纳清查非法采金被许多人描绘为“疯狂抓人”。在一些加纳淘金者聚集的QQ群里,不停有人询问回国机票以及有没有人收购挖掘机和皮卡车的消息。

       “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都是处在观望阶段,我还有120万的投资没有收回。”刚刚过了半年,张强的生意并没有像传说中迅速收回本钱。张强称,他们工地的情况还不是最糟糕的,有的人变卖了家产凑股份一起来投资,由于当地没有合适的介绍人等情况,半年没有开工的矿地有的是。

       仅6家中国公司属合法采金

       “之前来投资的人赚到了钱,再带其他亲戚朋友来投资。其实既是帮了他们,也是害了他们。”赵利说,后期来做金矿投资的人,受到巨额利润的诱惑,往往忽略了当地法律,不按照规则行事,带去的投资收不回来,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当地人抢劫。

       2012年12月,马哈马连任加纳总统,对加纳局势有准确分析的赵利认为,加纳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改变,不同政党间对待外资的态度不同,加之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加强对其经济援助,使得部分“不规范”的开采行为成了加纳政府驱赶中国民间投资者的“把柄”

       “大多数人在开采过程中还是守法的,即便是非法居留,也是加纳本身的法律漏洞。他们允许外国人落地签,允许开矿合作,也允许延签。至于一些不遵守法律的投资者和工人,不办理相关手续,对当地居民的不尊重,破坏当地环境,确实给当地人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同时也给其他投资者带来了困扰。”赵利说。

       “最近两年,相对好的矿地越来越少了,来的人越来越多,资源就越来越少。”张强介绍,去加纳投资的人基本都是熟人介绍过去的,但也很难确定投资的矿地是否有开采价值,有时候就是看运气。

       “目前,中国在加纳仅有6家公司属合法采金,有正规手续,其他的都是零散的投资人,中小企业比较多。国内的投资者仍需要提高素质,不能只想来了遍地是黄金,该做的事情就不做。我都看到有些矿地,泥土被翻出来,原来的绿色丛林已经变成白皑皑的一片荒地。”赵利说。

       民间投资者的尴尬

       和普通打工者不同,除了承担资金风险,诸如张强这样的投资者,还要承担工人的生活费用以及往返国内的机票,包括办理出入境手续的费用。

       “加纳不行了,大家还能去别的地方,不至于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与张强同在加纳从事淘金管理的曹先生,担忧着未来投资的出路。与他联系密切的投资者,很多人的工棚被烧毁,只能和工人一起躲在山上或者租的房子里,现在面对漫山遍野被迫遗弃的挖掘机,愁得头都大了。

       “如果形势不好,这些设备就只能贱卖了。当地人买不起,中国人也不要。这个关头,命比钱重要,就是白扔给加纳人了。加纳的移民局和税务局的人看到**皮肤的人就查,甚至撕毁你的护照,直接要钱。”赵利说即便是正规的企业,在这个阶段多少也受到了影响,何况相对松散的民间投资人士。 是继续留在加纳还是去其他国家,曹先生希望,国内去往西非的民间投资者能够“抱团取暖”,形成“联动”。曹先生说,面对这样的风波,一些投资人并不打算回国,称“富贵险中求”,等待风波过后的新机会。

重磅!上海传来大消息——无人车,正式上线

       他15岁从初中直接跳到大学,27岁就当了华为副总裁。他是任正非钦定的接班人,曾带领华为增收50倍,却在巅峰期毅然出走,自立门户。他做过百度、中国移动高管,却最终身陷囹圄,生生将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他就是曾被任正非称为“干儿子”的天才少年,李一男。

无论什么情况,片面地给一个人下定义,大概率都是幼稚的。尤其在了解了李一男的半生浮沉后,你会发现他的每一次决策与行动,虽看起来有些荒谬,却又都在情理之中

       如果,你也曾被人夸“有能力、悟性高、是个好苗子”,就不妨花几分钟,看看“天才走过的坑”,从而帮自己少走弯路,顺利发展吧!

少年班的科技天才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高校兴起过一阵“少年班”。提出这个想法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其目的无非是把“早慧少年”挑出来,提前招到大学里接受高等教育。

       1970年出生的李一男,就是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第一届少年班的“幸运儿”。从初中直接跳到大学,一下子比同龄人抢跑了3、4年。按理说,进了少年班,再接着读个硕士、博士,毕业后进研究所当个研究员,应该是李政道教授的初衷。然而,一切预想,在1992年李一男读研二时,偏离了轨道。

       90年代初,华为决定从交换机代理商的身份切换为自主研发。如果这条路走通了,未来将是一片光明;而一旦失败,可能连东山再起的机会都没有。成败的关键,就是要有技术型人才。于是,除了到处请“大神”,任正非还瞄准了各大高校的“才子”。在华中科技大学,他的一句“决不让雷锋吃亏”,深深打动了李一男。从此,这位天才便义无反顾地走出象牙塔,冲进了初创公司的血雨腥风中。

从羊到狼

       谁也没想到,表面上看着身形瘦弱、年纪轻轻的李一男,内心竟封印着一股狼的野性。到了华为,这股劲头得到释放,李一男不仅找到了发挥才华的天地,更是专挑难题、硬骨头啃!

       很快地,任正非便注意到了这位聪慧机灵、学术水平远高于同龄人的小伙子。每天,他都会到研发部看一看李一男,喜爱之情溢于言表。1993年,李一男硕士毕业,就顺理成章地留在了“仅有200人,年收入不足1亿”的华为。

       后面的事情,已经成为了“互联网界”的传奇——

       入职2天,李一男就从普通员工晋升为工程师;15天后,他又当上了主任工程师;半年后,李一男坐上了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的位置;两年后,李一男是华为中央研究部总裁;四年后,李一男顺利升任华为常务副总裁。那一年,他27岁。

       如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飞升速度背后,则是任正非对人才的渴望与尊重。在李一男的带领下,1993年10月,国内第一款数字程控交换机在华为研制成功,一举斩获李嘉诚13亿大单!随后,他又乘胜追击,继续带领技术人员研制出2000门网用大型数字交换机,为华为打入国际市场添砖加瓦。

       李一男曾不顾多数人反对,坚持研发GSM路线。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及时推出GSM设备,让华为牢牢地坐上了通信领域霸主的位置。

       在他率领研发部的7年里,华为市场营收狂增50倍,一举突破200亿大关。而华为的GSM、CDMA、全球扩张计划等关键战略决策,李一男都是核心决策人员,甚至有些方案直接是他拍的板。“一个李一男,半部华为通信史”的说法,一点都不夸张。

       然而,人无完人。除了业务能力一流外,李一男的火爆脾气,也是有目共睹的。有一次,李一男带着技术员去见客户。会上客户问:你们华为基站在山东的冬天能用吗?技术员赶忙回答说:可以可以,我们的设备在冰天雪地的内蒙古,都用得好好的。谁知话音刚落,李一男当场就怒了,指着技术人员大骂道:哪有你这样回答问题的!立马给我滚!

       原来,在李一男看来,回答问题必须严谨,要跟客户说“在零下多少度的范围内,能正常运行”。就这样,从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常常对员工指手画脚的李一男,就算是对同级副总裁,也常常大吼大叫。除了任正非和少数几个主管以外,他和大多数人都有过“不愉快”。

       然而,李一男越是张狂,任正非反而越喜欢。也许,快速发展的华为,就需要这么一位不拘小节、杀伐四方的大将;也许,任总从李一男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桀骜不驯的影子……

       不管怎样,华为上下都知道任正非有这么一个“干儿子”,私下里也经常叫李一男为“太子爷”。如果没有后来的事,李一男也许真就能接棒华为,一马平川地发展下去了。可惜的是,现实中,没有“如果”。

出走华为

       2000年,华为年销售额高达220亿,利润29亿,稳稳地坐在“全国电子百强企业”第一把交椅上。而任正非却用一篇《华为的冬天》,给所有华为人敲响警钟:准备过冬!

       能在一路高歌猛进之时,想到危机与失败,任正非的眼光与远见,着实不俗。而他也并不只是写写文章、喊两句口号,更是要用实际行动,带领华为人“备冬粮”。任正非首先想到的,就是把一些外围业务分包出去,从而节省出更多精力,放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于是,他启动了“内部创业”机制,鼓励华为员工通过承揽非核心业务,自主创业。可让任正非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一个报名的,竟然是李一男!

       原来,远在两年前,任正非想帮助李一男“全面发展”,就把他从核心研发部调到了一线市场部,从事产品推广方面的工作。

       任总的本意是好的,可他却忽略了一点:眼前这个小伙子,之前走得太顺了!以至于稍微遇到点挫折,就会备受打击,而心生怨恨,觉得自己“失宠”了。这次一听说,公司鼓励“自主创业”,李一男身体中的野心再次膨胀:“为什么不自己当老板?”第二天,他便向任正非提交了辞呈。任正非虽多次挽留,怎奈“天才”去意已决,任老也只好忍痛割爱。

       按照规定,员工离职时需把手里的原始股都兑现。李一男手里的股票着实不少,华为一下子也拿不出那么多现金。于是,任正非给李一男兑换了1000万的设备,同时与李一男签下协议——永不侵犯华为的知识产权,不挖走华为科研骨干,不独立生产设备!然而,这份君子协议的有效期,实在太短了!

       刚开始,只做华为的代理,李一男的“港湾网络”,一年就实现了7亿收入。然而,在金钱与权力面前,人很难管住欲望的恣意生长。李一男要做任正非那样的企业家,而不是依靠在华为港湾里的一条小船。他开始暗中打探华为的研发进度,疯狂从华为挖人才,其中不乏核心的技术和销售人员。

       渐渐地,大家发现:港湾网络越来越像华为,无论是产品战略、技术架构、企业文化、工作方式……都跟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似的。甚至,就连客户,也是从华为嘴里抢过来的!

到了2003年,港湾网络的收入已超过10亿,业内人称“小华为”。这一切,任正非都看到了,但念在旧情上,他都默默地包容了下来。直到2005年,发生了一件事,让任正非终于痛下定决心:全面围剿李一男!

黯然回归

       不可否认,港湾的成功,给华为带来一股“歪风邪气”:不管是从华为离职的,还是准备离职的人,都开始效仿李一男,肆无忌惮地窃取华为技术和商业机密。

       不仅如此,随着港湾的日益壮大,华平资本、龙科创投等海外资本,纷纷向李一男抛出橄榄枝,并成功注资6100万美元。到了2005年,为了冲击上市,李一男又接受了TVG投资、淡马锡控股等资本的3700万美元注资。这一次,他不仅让出了港湾50%的股权,还把从华为带出来的研究成果,拱手交给了外资。一下子,任正非怒了!

       要知道,做“中国科技”是他创办华为的初衷。李一男这么玩,真的是过火了!自此,任李二人彻底决裂,从情同父子到反目成仇。随后,华为董事长孙亚芳亲自带队,怒砸4亿资金,正式启动对港湾网络的围剿行动!毕竟姜还是老的辣。虽然李一男在技术方面是把好手,但无论从阅历、财力到管理能力,都无法和华为匹敌。很快,港湾便败下阵来,任正非以17亿元收回港湾网络。但有一个条件:李一男必须回到华为任职两年。

       后来,每每提到这场“围剿”,任正非总会面带苦涩的说出四个字——惨胜如败。说到底,这场围剿战的始作俑者是西方资本。为了窃取我们几十年来积累的通信技术,他们真的是不择手段。”

       2006年9月,李一男再次回到华为,出任华为副总裁兼首席电信科学家。只不过,此时的李一男,已经没有任何实权了。

?再次出走

       李一男很清楚,这次招他回华为,“警示意义”大过“他的才华”。每当有人路过他的办公室,他都仿佛听见人们在议论那场“围剿”,以及有关“华为太子”的传说。两年以后,合同到期,李一男也算是“赎”清了“罪”。他立刻提交辞职报告,开启了漫长的“职场流浪”。

       第一个向他抛出橄榄枝的,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面对媒体,李彦宏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李一男的欣赏,甚至公开宣布:全世界能做百度CTO的人不超过三人,李一男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体内流淌着“狼性文化”的李一男,终究还是“水土不服”。2010年1月,在完成了“阿拉丁”计划的开发工作后,李一男再次跳槽,到中国移动旗下的12580运营公司,担任CEO。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12580最大的股东,正是华为。拿着最大的股份,自然也比较有话语权。所以,李一男入职12580出任CEO这件事,很可能事先就得到了任正非的认可和推荐。

从发现李一男,到痛失核心人才,再到围剿收编,李一男始终没有彻底离开华为。而任正非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李一男“委以重任”,也足以看出他对“良才”的珍爱。只可惜,这位绝顶聪明的少年天才,在名利面前,一度被蒙蔽了双眼,又让资本带入了歧途。而从这时起,风光过,也跌倒过的李一男,才真正开始成熟。

回归创业

       可毕竟,年少有为的李一男起点太高了。离开了华为以后,他也很难再找到一个平台,能让自己放开手脚去大干一场。虽然在移动,李一男仅用半年的时间,就将平台用户使用量翻了一番,合作商户突破千万。但他还是离开了。

       随后,李一男又加入了金沙江创投,从技术男转型为投资人。接触多了创业者,再加上同期的雷军创办了小米,张小龙的微信也大获成功,李一男内心越来越焦虑。

       45岁的李一男宣布杀回创业圈,成立了“牛电科技”。这一次,他拿出了全部身家,要在电动车领域,奋力一搏!两个月后,牛电科技便发布了小牛智能电动车N1款。很快地,李一男就拿到了以GGV、红杉为首的多家明星机构的5000万美元A轮融资。一切似乎都在往期待的方向发展,李一男也不禁发表一番心得:

一流人生,看别人犯错误自己不犯错,吸取经验教训;二流人生,自己犯错吸取教训;三流人生,自己犯错误不吸取教训。

       临了,他还不忘自我调侃下:我就属于二流的。然而,这论断说得还为时过早。几天后,他就被自己打了脸。

锒铛入狱

       早在2014年,在金沙江供职时,李一男见识到了“用资本赚快钱”的速度与激情。于是,他便在华中数控并购重组的敏感期,通知妹妹、妹夫和母亲大量购入股票,一下子赚了700多万。然而,李一男的这种做法,属于借用内幕消息,为己谋取暴利。也就是说,他犯法了!一路辗转,李一男始终与当初在华为的成就,越走越远……

       2016年3月,李一男被公开审判,最终锒铛入狱。刚刚起步的牛电科技,则转由李彦接手。智能电动车的风口,就这样从李一男眼前飘过。而他的“崛起之路”,则再次被强行按下暂停键。

       不过,福兮祸兮,谁也说不好。两年的狱中生活,反而给了李一男平静下来的机会。他开始客观地看待自己,也开始学习包容他人。一颗始终漂浮在天上的躁动之心,慢慢沉了下来……

       这对一个天才少年来说,着实是件不容易的事。2018年,恢复自由的李一男,决定辞去牛电科技的职务,重新开启第三次创业之旅。然而,在这次的赛道上,他竟又与一位“老朋友”狭路相逢了。

从小牛到大牛

       雷军曾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两年最火的风口,无疑是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前有传统车企比亚迪、五菱宏光,后有“蔚小理”等新势力的加入。甚至,很多科技巨头也纷纷入局,要分得一杯羹……那架势,大有“抢到不要钱”的意思。

       2021年底,许久未曾露面的李一男,也将他筹备了3年的造车项目 “牛创新能源”公布于众。与其他车企在发布会上大讲特讲品牌故事不同,李一男的发言很简单,面对记者的采访更是异常冷静——

       “创始团队前期资金的投入是什么状况?”“资金我肯定不会分享。”

       “从小牛电动车到牛创自游家,两次创业有什么不同的感悟?”“没有感悟。”

       “与其他品牌相比,牛创有什么优势?”“我答不上来。”

       “新车上市后,您有哪些市场目标和预期?”“我没有……”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当年那个任性、耿直、不会拐弯抹角的技术男。不同的是,自从“港湾”以后,李一男似乎一直在刻意避免与华为正面竞争。

       而这一次,宣布“造车”的他,势必将与老东家华为,再次狭路相逢。一个定位整车制造,一个定位车企一级供应商,双方又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就让我们静等时间,给出答案吧!

“引力波大新闻”中国贡献有多大?

        “未来已来,无人可挡!”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作者 | 刘晓月

        未来已来,无人可挡!

        刚刚,上海传来大消息——无人网约车,正式上线!

        近日,上海智能网联 汽车 规模化载人示范应用启动,滴滴出行首次面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用户可通过滴滴APP线上报名,审核通过后,将能在上海自动驾驶测试路段,免费呼叫自动驾驶车辆进行试乘体验。

        现阶段,滴滴自动驾驶载人测试范围仅限于在上海开放测试道路上,路线经过 汽车 会展中心、办公区、地铁站、酒店等核心区域。用户通过滴滴APP在开放道路范围内选择起终点,可免费体验自动驾驶服务。

        “怎一个爽字了得!”实地乘坐过的网友如此总结自己乘坐无人车的便捷体验: 只要在手机上一键下单,不到一分钟无人车即可到来。上车之后需要先扫码,用来确认乘客身份,然后直接语音对无人驾驶系统发布指令, 汽车 就会开始自动行驶。此外,无人车的智能设备会自己检测你是否已经佩戴了口罩。到达目的地,不需要付款,也不需要其他等待时间,直接在手机上点击确定到达,就可潇洒打开车门,走人!!!

        滴滴的无人车,还得到了央视的大力宣传,花了整整两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报道,央视著名段子手朱广权还送上了一副对联——

        两个黄鹂鸣翠柳,自动驾驶也能走

        闲敲棋子落灯花,自动驾驶送到家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无人车上线的时间刚好选择在了一个下雨天。 6月27的上海,大雨倾盆。而大雨会干扰自动驾驶车辆的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形成“噪点”,这就相当于大雨遮挡了驾驶员的视线,让驾驶员“视力变差”,对驾驶形成一定的阻碍。同时,雨天的环境,雷达对行人打伞以及其他障碍物的识别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此外,下雨天还会影响 汽车 轮胎抓地力,这也对自动驾驶系统的控制系统提出了更大挑战。

        滴滴的无人车级别,号称是L4的高级别,已经进入全球顶级水平的梯队。 SAEInternational(国际 汽车 工程师协会)对自动驾驶的技术阶段有一个全球比较公认的分类,总共分为:L0、L1、L2、L3、L4、L5六个等级。L0是人工驾驶,L1是辅助驾驶,L2是半自动驾驶,L3是高度自动驾驶,L4是超高度自动驾驶,L5是全自动驾驶。目前阶段,全球的自动驾驶技术都还没有达到在任何天气和任何条件下都能驾驶的最高等级L5,滴滴所在的L4已经是最高水平。

        很多人都感到意外,无人驾驶应该是 科技 企业和传统车企的专长,为啥是滴滴率先出圈?

        大家可能没想到,滴滴作为一家网约车企业,反而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落地场景来看, 普通C端的消费者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接受无人驾驶的,除了安全性考虑之外,还有成本高、场景限制、安全性方面的考虑,你不可能花大价钱买一辆使用范围极其有限的车,而且C端的消费者要求的是L5级别,现有技术水平还无法达到。

        但是网约车具有天然的使用场景,且行驶路线相对固定,庞大的运营网络将为自动驾驶的测试运营和应用落地提供坚实支撑。

        从基础技术来看, 人工智能是要越学习才能越聪明,而网约车所拥有的海量出行数据,恰恰是能帮助人工智能在感知和路径优化方面进行迭代和升级。数据显示,滴滴通过旗下网约车服务在中国400个城市每天提供两到三千万次的出行服务。按照每单保守5公里有效里程数据计算,一年下来的累计里程数超过300亿公里,这又是其他企业难以匹敌的优势。

        而对于滴滴本身而言,一直野心勃勃想要IPO的它,也太需要在资本市场上讲出一个新故事了。

        在国内三大独角兽“TMD”行列之中,滴滴显然是最惨的那个,曾经估值排名第一,但两年前的“顺风车”事件之后,滴滴估值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经缩水超过40亿美元。

        数据显示,2017年年底,滴滴在新一轮40亿美金融资中估值约为560亿美元。但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显示,截至2019年6月,滴滴估值为5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51.7亿元)。

        而滴滴的最大对手美团却一路高歌猛进。 截至6月26日收盘,美团总市值为10226.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338.1亿元)——几乎为滴滴估值的3倍。

        此外,滴滴的网约车业务更是遭遇了“天花板”,几乎占市场90%地位的它,再没有多大的突破空间。2020年一场疫情,更是让滴滴的网约车业务遭受暴击。

        想要IPO的滴滴,太需要一个漂亮的故事了。 所以我们看到今年的滴滴动作频频,又是急着送外卖、跟美团抢生意,又是急着去送货、搞货运业务,前段时间还搞起了社区团购;但是相比这些,自动驾驶显然更能打动投资人。

        无人驾驶,不仅是滴滴的梦,也是每一家出行企业的梦。 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就设想过这样的未来:自动驾驶出租车在街道上漫步,送货无人机在头顶飞过。有研究显示,预计至2023年,自动驾驶的全球营收将达到1731.5亿美元。

        对于出行企业而言,谁抓住了自动驾驶,谁就抓住了行业的未来。因此,各大企业的自动驾驶部署进程都是如火如荼。

        高德,前段时间在上海嘉定展开了测试。 4月27日,高德打车宣布接入AutoX无人车,即日起,上海市民使用高德地图,搜索“无人车”即可进入报名页面。首期将开放上海嘉定区部分区域,起终点包括商圈、学校、交通枢纽等。

        百度无人车,在长沙登陆。 4月20日,百度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正式落地长沙,用户通过百度地图、百度App“Dutaxi”小程序即可一键呼叫并免费试乘。百度此次在长沙投入了45辆无人驾驶出租车,有运营时间规定,但没有里程限制。

        特斯拉,100万辆无人车即将出炉。 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特斯拉仍计划在今年年底推出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本月初,特斯拉还透露了一项名为“哨兵模式”的类似功能的更新。这是特斯拉电动 汽车 的监视功能。哨兵模式用于通过多个摄像机录制视频,以监视车辆外部的任何故意破坏事件。

        曹操出行,也是蓄势待发。媒体报道显示,吉利 汽车 旗下的曹操出行将在今年下半年测试无人驾驶网约车服务,到两年后亚运会期间,计划运行范围将覆盖杭州主要区域。

        首汽约车也与阿里展开合作,4月有消息传出,首汽约车与阿里云已开启基于5G边缘计算的网约车移动业务合作试点项目,双方将共同 探索 5G时代边缘计算在出行领域的应用和拓展。

        一个又一个的信号显示——无人车,真的离我们不远了! 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你就可以随时随地、一键约车,无需担心疲劳驾驶、路怒症的侵害,当然,你自己的驾照也可能是白考了!

        对于车主而言,未来你甚至可以让自己的座驾,需要时为自己服务,不自用时自动跑出去为你赚钱!

        而司机,无疑是最危险的一个群体! 就像当年 汽车 发明之后,再也不需要马车夫一样,现在庞大的司机群体,也需要思考未来何去何从。

        事实上,在疫情的催化作用下,网络化、智能化、无人化的进程被大大加速,人工智能的替代作用,正在每一个领域上演:外卖领域,无人车送餐;酒店民宿里,机器人服务;建筑工地上,机器人盖楼.........

        我们越发需要紧迫地思考,自己的工作是否也会被取代。根据斯坦福教授卡普兰统计:美国注册在案720个职业,将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刘强东也说:未来在京东员工数量减半,每天只需工作2-3小时,将全面实现“无人公司”,用AI技术颠覆传统管理与服务方式。

        无论如何,未来已来,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系好安全带!

比特币网创始人开始抛售所有比特币,比特币是不是要崩了?

       刚刚获得诺贝尔奖的引力波团队又任性了。包括紫金山天文台和美国宇航局在内,全球竟有数十家天文研究机构此前联合宣布,在北京时间16日晚上10点宣布一个重大消息,内容暂时保密。

       紫金山天文台的公告里面,特别指出“我国天文学家将与LIGO/Virgo科学合作组,及全球各主要天文台同步发布重大天文发现”。

“重大发现”已不是秘密

       LIGO就是2016年初宣布探测到第一个引力波信号的团队,领衔的三位科学家和工程师又在10月4日刚刚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既然连LIGO的名字都出现了,而且全世界天文机构都知道了,那它显然也就不再是秘密了。

       果然有心的天文学家们略加分析,就把这个秘密掀了个底儿掉。比如中国国家天文台天文学家刘博洋博士在他的微信号“天文八卦学”里就分析到,全世界主要天文台都参与进来了,那么就说明,传统天文台都“看”到了引力波源。

       天文学界有个好处,很多信息是公开的,尤其是使用大型观测设备需要提前申请。查阅最近世界主要天文台观测动向就发现,大家都去观测了1.3亿光年远处一个叫NGC4993的星系,并且有人在推特上爆料说,“引力波源,带光学对应体”“初步判断是双中子星合并”。

普通人可能不懂:这到底是个什么事儿呢?

       通俗地说,这颠覆了此前引力波事件中“黑洞不发光”的结论——如果说LIGO和Virgo都是专门“听”引力波的装置,此前发布的4次引力波事件都是黑洞合并造成的,发射引力波,但不发光(记得吗?轮椅上的霍金一直告诉我们,黑洞是黑的,它不发光!),那这次是两个中子星合并,它们会发光!一发光,大家就都看到了,所以才是几十家天文台联合发布。

       果然,北京时间昨晚10点,在舆论的千呼万唤中,这则大新闻终于发出来了:LIGO和Virgo探测器及其他合作伙伴今年8月探测到由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新型引力波。这是人类首次探测到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

未来“科学大新闻”或由中国主导发布

       这次“引力波大新闻”亮点之一是中国的紫金山天文台南极天文中心能够跟美国宇航局联合发布。

       我国包括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国内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望远镜在内的多台设备参与观测引力波,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极这个望远镜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全自动无人值守望远镜,由中国南极天文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天文与光学技术研究所、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联合开发和维护。

昨天晚上10点发布的这个大新闻,也和中国即将开展的引力波探测计划密切相关。中国天文学家们正在紧张地开展工作,计划在太空实现“空间太极计划”“天琴计划”,在西藏实现“阿里实验计划”,聆听其他来源的引力波。也许未来的“科学大新闻”就是由中国科学家主导发布了。

       当中国的天文学研究进步了,也需要公众主动地去了解科学,帮助传播科学,如此才能够增强科学影响力,吸引更多人来了解科学家的工作。

在科学界,其实每一步进展都是大新闻。科学就是通过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推进,最终改变我们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正如首位登月者阿姆斯特朗所言,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但是,往前走的每一步都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人类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伟大的进展,都是由很多科学家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出来的。

       科学传播最理想的效果应该是让社会公众学会,或者说懂得欣赏——理解和欣赏科学家们这每一步的贡献,欣赏科学每一步的美妙之处。

       当公众更多地了解了科学新闻,对科学事业拥有了更多知情权,也就不会被伪科学谣言忽悠;当公众更多地了解科学,也才会有更多的年轻学子选择投身科学事业。

       有人说阳光能达到最好的消毒效果,而中国央行(PBOC)却刚刚为比特币打上了一层阴影。据多家媒体报道,中国央行将对比特币交易所进行检查,这一消息导致币价当天下跌14%,与本月月初相比,下跌了22%。

       有趣的是,虽然2016年比特币的波动性相对较小,但这类大幅下跌的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另外,监管力度的加强在我看来是好事,因为我一直把比特币视为金融科技投资领域的重要数字资产。

       中国交易所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们囊括了世界上大部分的交易。目前,比特币日均交易已经超过黄金ETF交易,其中95%都发生在中国。对于比特币的发展来说,中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中国央行的政策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直以来,比特币都被视为造成资本外流的工具。假设中国央行此举是为了坐实这一猜测,我认为他们不太可能找到有力的证据。

       但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现有的比特币总值约为130亿美元,然而,去年中国资本外流金额高达3200亿美元——因此,就算比特币真的是造成资本外流的罪魁祸首,那么这笔金额也实在太小,不足为外人道。

       问题的关键在于,就算中国央行发现了比特币和资本外流之间的联系,由于金额太小,他们最多也是重塑交易所架构而已。另外,因为机构投资者对比特币越来越感兴趣,所以本轮价格下跌能够让比特币从不坚定的投资者转移到更有远见的投资者的手中。

       预测未来是很难的。不过,既然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币价仍然不稳定,是时候好好思考一下数字货币的未来了。

       从长远来看,比特币领导下的金融革命会打造一个更加完善、高效和强壮的金融系统。不过,在新的一年里,我认为比特币领域可能发生三件事。

       比特币成为一种货币

       比特币成为投资者可选的新型资产类别

       比特币成为全球货币危机中的保值资产

       比特币是一种替代型货币,与黄金类似,但因其数字化本质,比特币的可用性更强。黄金历来都充当货币功能,不过你要是用一盎司黄金去酒店预订房间会怎么样?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比特币就可以做到。事实上,我早就在Expdeia(在线旅游公司)上用比特币订过酒店了,而且我发现这种方法比直接用信用卡更加方便安全。只需轻点几下鼠标转出比特币,整个过程不用提交任何个人信息,所以不用担心被黑,我的信用卡还安全地待在我的钱包里。

       早在2009年,也就是比特币诞生之初,它就掀起了一场金融技术革命。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成为了金融科技世界炙手可热的新星。有趣的是,区块链技术的用例不仅限于金融领域,它还能在库存跟踪、医疗和身份认证等行业大展拳脚。在医疗领域,它能跟踪敏感的患者信息;沃尔玛用它来进行猪肉供应链跟踪;它还能解决身份盗用问题,保证个人信息安全。

       但从本质上来讲,比特币仍然是一种货币。比特币诞生的最初目的就是实现货币功能。目前比特币也是区块链最完美的用例。

       事实上,币价上涨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人民币贬值。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人民币和币价之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交易量的上涨令中国成为了比特币交易的中心。作为一种保值手段,比特币越来越受欢迎,中国的日均交易量甚至超过了美国的黄金ETF。这种现象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

       在我看来,与外汇和期货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一样,数字货币和资产将为投资者创造新的资产类别。如果货币危机不能得到有效的制止,机构投资者很可能持类似观点。

       美国总统大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吸引更多资金回国,从而推动本国经济发展,这种想法值得赞赏,但却存在一个重大风险。美国有资金流入,这就意味着中国等发展中市场面临着资本外流的局面。过去的数十年以来,资本流入成为了中国GDP的助燃剂,导致其增幅超过10%。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投资者和中国民众积累了大量的债务,但这种局面很可能发生逆转。

       资本流动性的减弱带来了经济的不稳定性,很可能造成持续不断的货币危机,特别是在亚洲。这种局面很可能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选择比特币。另外,深受法币危害的民众也会转向比特币。虽然近期币价波动性较大,但是过去的两年里,比特币已经跑赢黄金,其波动性也在逐渐减弱。

       比特币这个比黄金更加实用的货币能够在全球货币危机中保证资产安全,因此比特币的受欢迎程度如此之高也并不奇怪。不过,这并不代表比特币不存在传统金融市场产品的特征。虽然我认为比特币是一场革命,但我知道这种数字货币也会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恐惧、贪婪、兴奋和失望都是人们买币或卖币的催化剂——近期币价疯狂上涨就是市场狂热造成的。

       随着比特币生态系统中的投资者、交易者和终端用户数量的增加,其波动性将越来越小,比特币也会越来越像它的法币“亲戚”……不过两者存在一个重大区别;随着探索比特币和区块链用例的企业数量的增加,他们对这类资产的需求也会提高,而同时比特币供应量会严重缩水。比特币的总量是2100万个,目前已经挖出1600万个。剩下的500万个会在未来的100年内被陆续挖出……是的,还要花上一个世纪。

       了解供需问题的原理并不需要你考到博士学位。因此,现在入手比特币还不晚。但和其它资产一样,最好低价买入,高价出手。

       币价在今年1月4号创了历史新高,但在中国爆出央行调查交易所的消息之后暴跌了33%。这轮暴跌掩盖了不少的积极信号:监管、审查或交易所架构清洗有助于吸引机构投资者。我认为那些忙着出手的人犯了个大错误,这也是我仍在买入比特币的原因。

       好了,今天关于“中央刚刚宣布大消息”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中央刚刚宣布大消息”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